经典名方健脾除湿补气第一方四君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经典名方数不胜数,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巨大宝库。

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经典名方是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公认的。

早饭不吃、午饭乱吃、晚饭大吃、爱喝冰镇饮料、爱吃腌制食物……

生活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的脾胃却越来越差。

脾胃被称为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历代中医大家都十分重视调理脾胃。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么一个补气健脾的著名方子——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

上次我们提到了一本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也是出自于这本书。

它的组成其实非常简单,只有4味药材:人参(后多用党参代替)、白术、茯苓、甘草。

因四位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行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以四君子来命名。

四君子汤,妙在何处?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本方脾胃气虚为其主证。脾失建运,易生湿邪,为其兼证。

方中以人参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白术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茯苓淡渗利湿,使从小便出,则脾不为湿邪所困,为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并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清代医家吴昆在《医方考》中对该方的主治和方解作了精辟的论述:“面色萎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此方主之。

用最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如果你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那么是可以考虑四君子汤的。

胃口不好,吃饭吃的少;

容易胃胀、腹胀;

长期便溏,大便不易成形;

身体湿气重;

说话有气无力,声音很小;

四肢乏力,老想坐着或者躺着;

下肢容易水肿;

舌头有齿痕,舌苔很白,上面有水湿;

百变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还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若是患者有热,可以把方子里的人参换成没有温热之性的太子参,胜在平和;

(骨病克星金刚町,点击下面图片)

如果患者有些阴虚,则可以把人参换成西洋参;

如果救急,则可以换成力道较大的山参,但是山参的量一定要把握好。

四君子汤长于补中气、健脾胃、很多补益方都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

四君子汤加陈皮,叫异功散,用于小儿气虚积滞积食;

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叫六君子汤,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叫香砂六君子汤,用于脾胃气虚兼痰阻气滞证;

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叫八珍汤,用于气血两虚证;

四君子加四物汤、再加肉桂、黄芪,叫十全大补汤,用于气血两虚偏虚寒者。

阅读是一种修养,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zz/10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