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心怀一个农场主梦,再加上如今国家政策对规模化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少种植户心动,许多商业资本也开始涌入大规模种植的领域。但是,规模种植真的赚钱吗?甚至不少曾经赚钱的中小规模种植户在扩大规模以后却不如之前好赚,原因在哪里呢?
有调研显示,中国目前有个奇怪的现象,种植面积几亩到几十亩的种植户赚钱的比较多,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大户,反而很多赚不到钱。理论上来说,按照规模经济的效应,规模越大理应越赚钱,大户赚不到钱,核心问题在哪呢?其中很关键一点,是盈利点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讨论一下,盈利点,到底怎么设计才算合理。
不赚钱的农场,有哪些思维症结?
(1) 人物: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朝阳村种粮大户卢建文
土地:亩
变化:水稻全部由插秧变为直播,并耗资11万元平整亩坡耕地
收益:共计节省成本35万元左右,大春一季纯收入预计超过40万元
卢建文说,年秋季,自家流转的0亩土地中有亩已到期。“以前盲目扩大规模,效益不高。”在他眼里,田块里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
为尽量释放田地潜力,年大春,他打算在亩田里全部种上水稻。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不再雇人插秧,而是采取直播的方式,一亩田能省出元成本,而产量不受影响。
这两年粮食价格不高,“前年的最低收购价是每公斤2.7元,年也只有2.74元。”卢建文说,“估计年粮价也不会高到哪去,不如压缩成本,这一项就能省个二十五六万。”
促使卢建文控制成本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两年种地成本不断攀升。年,当地用工成本是每人每天60元,如今加到80元都不一定能请到人,而且,化肥、种子、农药、水费等还在不断上涨。卢建文算过一笔账,自年以来,种植水稻的成本每亩上升了50元。
卢建文的亩地,有亩土地属于坡耕地。因为地形的因素,灌溉困难,一般只能种植玉米、红薯或大豆,与种植水稻相比,每亩产值要少元以上。更恼人的是,到了收获季节,每亩地投入的人工成本比如今平整地块还要多元。“这样一算,一亩地少收元,亩就是9.6万元。”
于是,过去这个冬天,卢建文花了11万元平整了这亩土地,把水渠修到了田头,也都种水稻。“就是为了在自己有限的地里,挣得到更多的钱。”卢建文计算过,如果一切顺利,亩水稻的收益基本就能收回平整土地的投入,“而总共亩地,光大春这一季,纯收入估计就能超过40万元,年一年我的纯收入总共才42万元。”
: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经验,当产品价格、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收益,降低生产成本是唯一途径。将企业运营的经验用在农业生产上,道理一样:管理出效益。
案例2:独辟蹊径,创新出效益
人物:若尔盖县巴西乡羊俄村莴笋种植大户罗志明
土地:亩
变化:更新品种,提前上市,注册莴笋品牌
收益:每亩多产莴笋公斤,并且每亩多收入元,亩多收入85万左右
年3月,高原气温还不高,罗志明却早早动手忙着搭建大棚和育苗。他打算在年给村民们一个惊喜。
9年以来,罗志明一直是当地最大的莴笋种植大户,每亩年产莴笋4公斤。村民们见效益不错,纷纷效仿,结果莴笋种植面积从0亩扩展到0亩,价格却从每公斤3.4元降到3元。“整个村子的品种都一样,收货的人将价格压得很低,必须要改变。”趁着春节,罗志明专门拜访了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带回适宜高原种植的早熟品种,比以前的品种要早上市一个月。
同时,罗志明还请专家制作了一个无公害莴笋种植方案:全程使用发酵两到三年的牛粪等农家肥,同时,针对高原病虫害特点,引入光诱、色诱、性诱“三诱”杀虫的技术,坚持莴笋生长期间不使用农药。
罗志明透露,等到年第一茬莴笋上市,他就去注册“高原生态无公害莴笋”品牌。
罗志明已做过实验证明,如果细致管理,新品种每亩可增产公斤。加上上市早,每公斤可卖到3.2元,比一般的收购价格每公斤多出0.2元,“等于一亩地就多收入多块。”
:在市场同类产品互相杀价的激烈竞争下,独辟蹊径的无公害种植方案,以及即将注册的品牌,显然胜出一筹,让追赶者永远追赶,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案例3:转变观念,合作出效益
人物:雅安市名山区蒙峰茶叶种植专合社理事长王明清
茶园面积:5亩
变化:与本土川茶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收购价高出市场的3%
收益:每公斤茶叶比年多卖8元,总共增收万左右
年,合作社刚组建时,雅安市本土的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曾找上门来,希望共建种植基地,但由于农户们意见不统一,合作告吹。
年,合作社5亩茶园大丰收,采收的春茶超过吨,但收购企业开出的价格只有每公斤元。王明清算了笔账,一亩茶园产量是27.5公斤左右,收入不到0元,而成本加在一起就将近0元,“忙一年就赚个一两百元。”
为找销路,王明清去了趟宜宾。他发现,和名山类似,当地茶叶收购商也大部分是省外企业。“贴个标签就成别人的品牌了,卖价能翻倍。消费者都晓得铁观音、大红袍,咋就不晓得蒙顶山?”王明清觉得,茶叶还是要做出品牌,他想到之前的合作伙伴——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年底,双方再次联手,协定按高出市场价3%的价格收购合作社产的茶叶。“因为跃华的生产基地就在四川,运输费用少,敢比外省企业给得多。”王明清说。
如今,合作社的茶叶已上市,年收购价为每公斤元,不但比年多了8元,而且比其他商户给出的价格多出了4元。
王明清说,按照年茶叶的长势,每亩有望产春茶27.5公斤,这样一来,5亩茶园就能比年足足多卖万元。
:从不合作到合作,提升的是效益,是价值。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最关键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小编寄语:大户赚钱的筹码就是规模,以规模为筹码开展经营所产生的经营效益。大规模的种植,就需要考量土地所在地域的土壤及气候条件、空间位置、劳动力成本、农业技术及配套条件、投资者意愿、政府补贴及保障政策等因素,而不是盲目的扩大以及于最后亏本收场。庄主沙龙-传播商机
第22期
《中国农业好项目交流会》
郑州
9月28号报到
9月29号全天
邀请
种植大户
家庭农场
农业合作社
苗圃、种苗场
生鲜经销商、经纪人
交流主题一
《家庭农场及种植基地经营策略》
1
农场盈利模式设计
2
种植项目规划
3
土壤改良方案和植保方案
4
农产品品牌化及销路对接
5
农产品品质提升及深加工方案
交流主题二
《种植好项目推介》
1
种苗的组织培养技术推介
2
脱毒育苗场的全套技术和规划方案
3
脱毒苗扩繁合作
4
白芨/草莓/红薯/脱毒苗供应
5
有机蔬菜工厂气雾水培技术和包回收项目
6
白芨、射干、桔梗、知母、白芷、白术、丹参、太子参
等中药材种植的种苗技术和回收合同
7
亩产超四万斤茄子树种苗供应和植保方案
8
黄花菜种植技术和种苗推介
9
草莓种苗及种植技术
10
一年三薯(马铃薯+红薯+马铃薯)种植技术推介
11
台湾九品莲花种植技术和种苗
交流主题三
《养殖好项目推介》
1
豆虫养殖技术和虫卵供应
2
用中药材喂养生态鸡技术
3
蝗虫养殖技术和幼苗及虫卵供应
交流主题四
《生态好农资推介》
1
一款能喝的本草中药肥
2
一种抗病虫害的中药肥
3
工厂直供各种杀菌剂、杀虫剂、拌种剂、种衣剂
4
一款中药土壤结构调节冲施肥
5
一种红薯土豆的绿色安全保鲜剂
6
工厂直供水溶肥、复合肥、有机肥
7
承接以上产品大客户定制及农户厂价直供
交流主题五
《植保打药队交流》
1
植保技术交流
2
植保物资联合采购
交流主题六
《农产品供销对接》
1
欢迎农产品渠道商免费参加沙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