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有何特点

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http://pf.39.net/bdfyy/tslf/index.html
每天学点中医进补——倦态乏力与补气药(3)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米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生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关于太子参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从新》,载“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然而,《本草从新》和《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太子参,均为五加科人参之小者,并非本品。因太子参虽有滋补功效,但其力较薄,与人参非为一物。传说,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5岁,天资聪慧,能辨忠识奸,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后来,国王张榜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发老者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国王对老者说:“尔诚心可鉴,然若药不灵验,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难受峻补之药,需渐进徐图之。吾有一药,服白日必能见效。”于是,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三个月后,果见形体丰满,病恙不染。此时,国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之余,晋封王子为太子,又急寻老者以封赏,但老者已行踪难觅。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名,众皆摇头不知。近臣谏曰:药有参类之性,挽救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参吧。于是,“太子参”的美名就由此传开了。中医学认为,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肺、脾经;能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主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之症。《本草在新》记载太子参:“治气肺虚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凡脾胃虚弱,症见疲乏乏力,食欲减退者,可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气之功;若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益胃阴;若气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口渴者,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益增其益气生津之功;若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又当与五味,麦冬,酸枣子,柏子仁等合用,以益气养阴安神;若治小儿自汗者,可与浮小麦等配伍。太子参既能益气,又可以养阴生津,其药力平衡,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太子参的进补方法:黄芪红枣太子参汤黄芪15克,红枣7克,太子参10克。将黄芪,红枣,太子参,参加适量水煮三十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补肺健脾。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太子参炖柴鸡太子参8克,柴鸡克,盐,葱,姜,料酒适量。将柴鸡切块,在沸水中焯后,将水倒掉将柴鸡与太子参一起,放入葱姜料酒加清水炖约两个小时至熟透后加入盐煮几分钟即可。滋阴补虚温中益气。适用于秋冬女性进补调养产后虚弱等。银耳太子参银耳15克太子参25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开,洗净,太子参包布,同冰糖加水适量炖至银耳熟,去药包饮。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气短。百合双参汤组成百合太子参各25克,北沙参20克,饴糖50克将二参布,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药包,调入饴糖,拌匀服食补气止汗。适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体虚、气短、口渴等。太子参石斛粥太子参10克,石斛15克,大米克。将太子参、石斛水煎取汁,纳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之咳嗽、气短、肺燥咳嗽及病后体虚等。太子参药性十分平稳,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适合慢性病人长期大量服用,且副作用较各参种小的多,因此深受那些体虚而经受不住滋养药物峻补人的欢迎。譬如脾胃虚弱之人初用补剂,服用其他参种恐药力过猛,改用太子参则大可放心;又如虚症患者夏季服用补药,恐天气炎热夹药力引动内火,而太子参清补扶正,则不会。-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zy/5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