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肾民间圣果大量上市滋阴润燥乌

春末夏初,一种黑紫色、像毛毛虫一样的小果子开始大量上市了,猜猜是什么?

没错,就是有“民间圣果”之称的桑葚。

新鲜的桑葚不仅好吃,还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民间圣果”——桑葚

中医认为,桑葚入肝经、肾经,具有补肝肾、滋阴润燥、通便的功效。

01滋补肝肾

桑葚养血补血,常吃可以使肝肾气血充足,《神农本草经》记载它“令人耳聪目明、发白不老”,腰膝酸软、肝肾阴虚和头发早白的人群可以吃些桑葚,有助于补益身体,强筋健骨。

02生津润燥

桑葚生津止渴,能缓解因气温上升、阳气生发导致的春燥症状,有助于缓解咽喉肿痛、口鼻干燥、烦躁失眠、大便燥结等。

03润肠通便

桑葚富含膳食纤维,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能改善因为体内津液过少导致的肠燥便秘。

桑葚这样吃,美味又养生

桑葚可以鲜吃,还可以做饼、做药膳,或者晒干搭配其他食材煮成代茶饮,既丰富了口感,又增强了功效,还可以延长保质期、方便保存。

桑果小煎饼

桑葚不止可以当水果,养生厨房的大厨将桑葚碾碎摊成煎饼,不仅酸甜开胃,还帮助滋养气血、补肝肾。

做法:

1、4份白面、3份玉米面,加入鸡蛋、牛奶、碾碎的新鲜桑葚,调制成稀糊状。

2、馒头或者面包粒,下锅煸至干酥。

3、倒入面糊摊均匀,在面糊成型前,将新鲜桑葚放在面浆上,摊至成熟即可。

滋阴通络饮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入肾,很多慢性疾病都伴随着肾络淤堵的症状。

北医院的安海燕安主任提到,肾络淤堵的原因之一是阴虚。

阴虚的症状: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

对于阴虚体质的日常调理,专家用桑葚做了一款酸甜可口的饮品:滋阴通络饮。

做法:桑葚克、桃仁6克,放入破壁机中直接打成果蔬汁即可。

桑葚滋补肝肾、主消渴,桃仁不仅辛润通络,还能活血、润肠,搭配使用,有助于滋阴通络、润肠通便。

注意:不适合脾胃虚弱虚寒,易受寒、有出血倾向的人,过敏体质也慎用。

枸杞桑葚胶

中老年群体常因人体阴阳没有调和好,导致心神不宁、睡不安稳。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钱会南教授推荐了一款药膳方:枸杞桑葚胶,调理身体,能够帮助缓解睡不好的情况。

做法:枸杞、桑葚各15克,大火开锅后小火慢炖2到3个小时,把果肉渣滤掉,静置冷却后就能呈现果冻状。

注意:这种养生药膳药性平和,适应人群较广,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但不适合湿热体质,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把枸杞炒香后再煮。

防病饮

过几天要立夏了,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以及津液不足的人,耐受不了暑热,容易出现致命的脱汗。

脱汗的表现: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或痉挛昏厥,严重者发生猝死。

这时就需要补充被消耗掉的津液和气,对此,养生堂专家推荐用桑葚煮水,做适合夏季饮用的防病饮,酸甜好喝、养生实惠。

做法:桑葚10克、乌梅1个、太子参1克、甘草3克,加入20倍的水,煎煮20分钟,放凉后即可饮用。

桑葚补肾养血、乌梅生津、敛汗,太子参益气,甘草清热解毒,搭配使用,益气养阴、生津养血,适合气血两阴、容易大量出虚汗的人群。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用这个代茶饮时,桑葚要少一些。

四月桑葚赛人参!

桑葚滋阴补血、养肝肾、润肠通便,好处多多

做茶饮、药膳、煎饼……吃法多样

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应季美食

赶紧分享给亲朋好友们看看吧

(养生厨房官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zy/11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