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练习题每日一更

第3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一)

第一节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乙酸乙酯

E、正丁醇

2、不宜用煎煮法提取的中药化学成分是()

A、挥发油

B、皂苷

C、黄铜苷

D、多糖

E、蒽醌苷

3.判断中药化学成分结晶纯度的依据是()

A、结晶的熔点和熔距

B、结晶水的数量

C、结晶醇的数量

D、结晶的速度

E、结晶的大小

4.用TLC检测化合物的纯度时,多采用()

A、一种展开系统

B、二种展开系统

C、三种展开系统

D、四种展开系统

E、一种展开系统并更换多种显色方式

5.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化合物用水充分洗脱后,在用丙酮洗下的通常是()

A、单糖

B、鞣质

C、低聚糖

D、中性亲脂性成分

E、氨基酸

6.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分离()

A、强心苷

B、有机酸

C、醌类

D、苯丙素

E、生物碱

7.可用PH梯度萃取分离的化合物类型是()

A、萜类

B、多糖聚类

C、单糖类

D、低聚糖类

E、蒽醌类

8.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提取()

A、强心苷

B、黄铜苷

C、生物碱

D、糖

E、挥发油

9.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或称分配系数K)不同

B、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

C、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

D、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

E、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

10.樟木中樟脑的提取方法采用的是()

A、回流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连续回流

E、升华法

11.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提取分离的方法是()

A、分馏法

B、回流法

C、连续回流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

12.分配纸色谱的固定相是()

A、纤维素

B、纸

C、滤纸中所含的水

D、醇羟基

E、展开剂中小极性溶剂

13.在水中溶但可膨胀的分离材料是()

A、聚酰胺

B、活性炭

C、氧化铝

D、微滤膜

E、葡聚糖凝胶

14.分离原理主要为氢键缔合的吸附剂是()

A活性炭

B聚酰胶

C硅藻土

D氧化铝

E反相硅胶

配伍选择题

15-17

A、阳离子交换树脂

B、透析膜

C、活性炭

D、硅胶

E、氧化铝

15.常用于吸附水溶液中非极性色素的是()

16.不适合分离酸性物质的是()

17.适合分离酸性物质的常用极性吸附剂是()

18-21

A、浸渍法

B、渗漉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

E、沙氏或索氏提取法

18.提取非挥发性、对热稳定的成分以水为溶剂时常用

19.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一般采用()

20.一种省溶剂、效率高的连续提取装置但有提取物受热时间较长的缺点()

21.不加热,提取比较安全,但费时、消耗溶剂量大的方法是()

22-23

A、石油醚

B、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

C、正丁醇

D、乙醇和甲醇

E、水

22.可用于提取蛋白质、多糖等之外的多种成分的溶剂为()

23.主要用于提取油脂、叶绿素等亲脂性强的成分和溶剂为()

24-25

A、二氧化硅

B、二氧化碳

C、活性炭

D、氯仿

E、乙醇

24.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

25.常用的极性溶剂是()

26-28

A、酸碱法

B、水醇法

C、醇醚法

D、活性炭

E、盐析法

26.欲纯化总皂苷通常采用方法是()

27分离纯化生物碱常用方法是()

28.用于除去亲脂性色素的是()

29-32

A、膜分离法

B、聚酰胺色谱法

C、硅胶柱色谱法

D、离子交换树脂法

E、分馏法

29.主要根据氢键吸附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30.主要根据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31.主要根据沸电高低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32.主要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33-36

A、IR

B、UV

C、MS

D、1H-NMR

E、13C-NMR

33.通过谱线的积分面积及裂分情况,来提供分子中质子的类型和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是()

34.能够用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是否有共轭体系的是()

35.用以判断分子结构中许多特征官能团的是()

36.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等信息的是()

分析题

聚酰胺是有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商品名又称为锦纶、尼龙。

37.聚酰胺的吸附远离是()

A、相似者易于吸附

B、相似者难于吸附

C、离子交换吸附

D、氢键吸附

E、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

38.聚酰胺色谱中洗脱能力强的是()

A、丙酮

B、甲醇

C、二甲基甲酰胺

D、水

E、NaOH水溶液

39.适合采用聚酰胺分离纯化的是()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糖类

E、皂苷

糖类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中药中的多糖主要有淀粉、菊糖、粘液质、纤维素等,大多无生物活性,在中药的提取分离中通常作为杂质而被除去。

40.提取含有大量淀粉等多糖中药成分时采用的方法是()

A、浸渍法

B、渗漉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

E、沙氏或索氏提取法

41.除去生药中多糖常用的方法是()

A、酸碱法

B、水醇法

C、醇醚法

D、活性炭

E、盐析法

多项选择题

42.聚酰胺薄层色谱法特别适合于分离哪类化合物()

A、酚类

B、黄酮类

C、皂苷类

D、醌类

E、萜类

43.质谱(MS)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

A、测定分子量

B、测定官能团

C、推算分子式

D、根据裂解峰推测结构式

E、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

44.影响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A、化合物中羟基的数目

B、化合物中羟基的位置

C、溶剂与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D、溶剂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E、分子本身的大小

45.所列溶剂或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合物按极性增大的排序,正确排列为()

A、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B、烷、烯、醚、酯、酮、醛、胺、醇和酚、酸

C、正丁醇、石油醚、水

D、水、乙醚、胺

E、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

46.与极性大小有关的有()

A、偶极矩

B、比旋光度

C、极化度

D、介电常数

E、折光率

47.通常用于化合物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有()

A、溶剂法

B、液-液萃取法

C、pH梯度萃取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升华法

48.通常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是杂质的是()

A、皂苷类

B、树脂类

C、萜类

D、氨基酸类

E、油脂

49.反相色谱常用的载体有()

A、石蜡油

B、RP-18

C、RP-8

D、RP-2

E、纤维素

50.可以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有()

A、均一的晶形

B、均匀的色泽

C、熔点

D、色谱行为

E、熔距

51.中药中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有()

A、质谱

B、紫外光谱

C、红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E、高效液相色谱

第1章第五节答案与解析

1.:C

:本题考查常用治法的内容。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种治法。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凡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以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

:常用治法的内容

第2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答案与解析

1.:E

:本题考查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期。皮类药材宜在春末夏初时采收,根及根茎类和茎木类宜在秋、冬两季采收,全草类一般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时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在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植物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2.:E

:本题考查的是“玄参的产地”。玄参为“浙八味”。“浙八味”有: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胡索、山茱萸、浙贝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3.:C

:本题考查的是“当归的产地”。地黄、牛膝、菊花;山药为“四大怀药”。当归属于西北药,主产于甘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B

:本题考查的是“木瓜的产地”。木瓜属于华南药,主产于安徽宣城。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5.:B

:本题考查的是“叶类药材的采收”。叶类药材的采收期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此时植株已经完全长成,光和作用旺盛,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E

:本题考查的是“矿物药的采收″。矿物药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大多结合开矿采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E

7.:D

:本题考查的是“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8.:D

:本题考查的是“熏硫″。中药材经熏硫后会留下刺激性气味或毒物,对人体有害,所以药典已取消了这种加工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9.:D

:本题考查的是“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

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0.:B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的目的”。中药材采收产地加工目的如下: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纯净度;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昰;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安全;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1.:A

:本题考查的是“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鸡血藤、木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2.:D

:本题考查的是“低温千燥”。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C)表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3.:B

:本题考查的是“茵陈的采收”。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6-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4.:A

:本题考查的是“干燥″。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鲜药材中大昰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5.:A

:本题考查的是“防己类药材的品种与特点”。防己类的商品药材多达10余种,有粉防己、木防己、广防己、川防己等,分属防己科和马兜铃科,其中粉防己含有肌肉松弛成分,有祛风止痛的功效;而广防己含马兜铃酸,具有肾脏毒性,如果误用就有可能导致中毒,现已取消广防己的药用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6.:B

:本组题考查根类道地药材的产地,延胡索主产于浙江,除以配伍法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重要道地药材及产地。

17.:C

:本组题考查根类道地药材的产地。牛膝是四大怀药之一,为河南道地药材。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重要道地药材及产地。

18.:A

:本组题考查根类盖地药材的产地子主产于宁夏,延胡索主产于浙江。除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重要道地药材及产地。

19.:D

:本组题考查根类道地药材的产地。泽泻主产于福建。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重要道地药材及产地

20.:C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加工。玄参、厚朴、杜仲、续断、茯苓等需要发汗,故答案选C。建议考生对有特殊加工方法(如发汗、蒸、煮、烫、搓揉等)的药材须重点记忆。

21.:B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加工。天麻需要蒸透心,敞开低温千燥,以便杀酶保苷,故答案选B。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对有特殊加工方法(如发汗、蒸、煮、烫、搓揉等)的药材须重点记忆。

22.:D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加工。党参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故答案选D。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对有特殊加工方法(如发汗、蒸、煮、烫、搓揉等)的药材须重点记忆。

23.:E

:本题考查藏药,在青藏高原地区习用的藏药有著名的“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因此,正确答案为E

24.:C

:本题考查杜仲的采收。釆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因此,正确答案为C

25.:D

:本题考查华南药。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蜈蚣、蕲蛇、石膏、泽泻、莲子、玉竹等主产地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苏、赣、皖、闽等)。因此,答案为D。

26.:D

:本题考查马钱子的产地,马钱子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囯。因此,正确答案为D。

27.:A

:本题考查西红花的产地,西红花主产于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希腊等国亦产。因此,正确答案为A。

28.:C

:本题考查丁香的产地,丁香主产于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岸国家。以桑给巴尔岛产量大,质量佳。现我囯海南、广东等省有栽培。因此,正确答案为C

29.:E

:本题考查鹿茸的道地产地,著名的关药(东北)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因此,正确答案为E。

30.:D

:本题考查枳壳的道地产地,枳壳主产于江西、四川、湖北、贵州等省。多系栽培。以江西清江、新干最为闻名,商品习称“江枳壳”,量大质优。因此,正确答案为D。

31.:B

:本题考查薄荷的道地产地,薄荷主产于江苏的太仓、南通、海门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因此,正确答案为B。

32.:A

:本题考查阿胶的道地产地,阿胶发源于山东东阿,而东阿地下水,又是东阿阿胶道地正宗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A。

33.:B

:本题考查甘草的采收期,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的含量为6.5%,开花前期为10.5%,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因此,正确答案为B。

34.:E

:本题考查槐花的釆收期,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昰最高可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昰急剧下降。因此,正确答案为E

35.:A

:本题考查西红花的采收期,西红花,于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因此,正确答案为A

36.:D

:本题考查杜仲的加工,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因此,正确答案D

37.:A

:本题考查大黄的加工,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鸡血藤、木瓜。因此,正确答案为A

38.:B

:本题考查红参的加工,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千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因此,正确答案为B

39.:E

:本题考查五倍子的加工,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需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因此,正确答案为E。

40.:D

:本题考查红花的采收时间,红花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因此,正确答案为D。

41.:A

:本题考查大黄的采收时间,根及根茎类中药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觉参、黄连、大黄、防风等。因此,正确答案为A

42.:C

:本题考查大青叶的采收时间,叶类中药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因此,正确答案C

43.:A

:本题考查金银花的采收期,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因此,正确答案为A

44.:E

:本题考查松萝的适宜采收期,松萝为地衣类中药,全年均可采收。因此,正确答案为E

45.:B

:本题考查三颗针根的采收期,三颗针的根在营养期与开花期小檗碱含昰差异不大,但在落果期小檗碱含量增加一倍以上,故三颗针根的适宜采收期应是落果期。因此,正确答案为B。

46.:C

:本题考查哈蟆油的采收期。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亦有霜降期捕捉采收的,如哈蟆油。因此,正确答案为C

47.:A

48.:C

:本题考查药材的道地产区。(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廣香等。(2)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

49.:A

:本题考查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时间,根及根茎类中药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釆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因此,正确答案为A。

50.:C

:本题考查皮类药材的产地加工,皮类中药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因此,正确答案为C

51.:D

:本题考查确定中药材采收期的因素,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但单凭一种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是不可行的,某些全草类药材,有效成分存在于各种器官中,而各器官中物质的积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又各不相同。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是最低时采集为宜。因此,正确答案为D

52.:E

:本题考查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为“四大怀药”。枳实属于华南药。因此,答案为E

53.:D

:本题考查广药,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福建不属于广药的主产地。因此,正确答为D

54.:E

:本题考查道地药材,川贝母为四川道地药材;秦艽为西北道地药材;枸杞为宁夏道地药材;关防风为关药;茵陈是根据采收期不同分为“绵茵陈”和“花茵陈”。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因此,正确答案为E

55.:ABCD

:本题考查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为“四大怀药”。细辛为关药。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56.:ABC

:本题考查川药,黄连、附子、天麻为川药;牛膝为怀药;甘草为关药。因此,正确答案为ABC

57.:ABCDE

:本题考查云药,主产地云南的中药有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E

58.:AE

:本题考查造成药材品种混乱现象的原因,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一药多基原属于品种混乱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AE。

59.:ACDE

:本题考查植物药的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釆收;皮类药材—般宜在春末夏初时采收;叶类药材一般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种子类药材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因此,正确答案为ACDE。

60.:ABCDE

:本题考查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使药用部位尽快灭活,干燥或保鲜,防腐,保证药材质昰;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E。

61.:ABCDE

:本题考查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E

62.:ABCD

:本题考查干燥方法,《中国药典》规定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有: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C)表示;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少数药材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近年来常使用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新方法干燥药材。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63.:ABCDE

:本题考查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种植、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产地加工、包装、运输与储藏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引起药材外观性状的变化以及药效成分的生成、变化,使药材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tp/5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