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季节正直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孩子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舌苔常比较黄腻。
中医认为舌苔黄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
10个孩子9个都有脾虚,而在中医看来,孩子脾胃虚弱、不爱长个、体质差,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体质虚寒。因此,调理孩子脾胃,治疗孩子瘦小的关键在于增补阳气!
天气暑热,很多孩子都会贪凉,吃一些雪糕、冷饮、西瓜等寒凉容易伤脾阳的食物,家长们要赶紧帮孩子补一补。
健脾祛湿——陈皮五指毛桃水
陈皮、五指毛桃、赤小豆、大枣、茯苓、玉竹、百合,各抓一把,将食材洗干净,泡半个小时,然后煮水喝。
陈皮在里边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五指毛桃则是祛湿专补脾气,茯苓健脾渗湿,赤小豆仁清热利湿,再加上玉竹和百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大枣补益脾胃、益气生津。
消积开胃——党参陈皮山楂水
材料:党参、陈皮、炒山楂
做法:将上述药材全部放入锅中,加入-毫升的清水浸泡20分钟备用;将泡过的上述药材与水一同倒入砂锅中,烧开后,再转小火继续煎至-毫升即成。
补脾益气——四君子汤
材料: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如果孩子抵抗力很差,一换季就生病,很容易积食,动不动就出很多汗、脸色发青、脸色发黄、有眼袋、山根青、大便不调;
平时说话声音也很小,走两步就觉得累,要大人抱,而且舌体很胖大,舌质很淡、舌苔偏白,舌边还有齿痕,可以喝四君子汤,每周喝2~3次。
但我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三伏天来补阳的,这样阳气非但补不进,反而化成火。
门诊真实案例
讲一个去年夏天我看过的一个小男孩,当时是7岁,身高才公分。
家长说他平时食欲不佳,睡眠不好,经常上呼吸道感染,大便也不成形,身高体重相比同龄孩子差太多了!
辩证结果:肺脾两虚,脾胃虚寒
组方:太子参、怀山药、茯苓、莲子、芡实、北沙参、山楂、牛膝、骨碎补等等。
经过3个月的调理,孩子的食欲增强了,大便也逐渐成形了,身高也有了明显的增长,足足长了3公分,速度是之前的2倍。
更重要的是,他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少,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所以说,“冬病夏治”的理念非常适用于因阳气不足、脾胃虚寒引起的小儿系统疾病:
比如体质差,易生病,脾胃虚、消化不良,厌食,光吃不不长肉,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的孩子,要抓住冬病夏治最佳时机,治疗起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