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下架,盘点背后的大佬一个是柳传志女

北京湿疹医院那个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4/9100806.html

6月30日,还真是个闷声干大事的好时候。

成立了9年的滴滴悄悄地登陆纽交所上市,没有媒体发布会,没有上市敲钟仪式,就这么悄悄上市了。

然而,上市没到两天,滴滴就被迫下架调查,原因是泄露乘客个人信息。

现在,请计算一下程维和柳青的心理阴影面积,毕竟当初他们为了创建滴滴,真是花费了极大的精力。

如今,程维身价亿,柳青身价近亿,滴滴市值近亿美元,这一分一毫得来极其不易。

年,34岁的柳传志喜得千金,给她取名为柳青。

当时的他只是科学院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78块的工资需要养活一家7口人,一家人只能住在自行车棚改造的小屋里。

大冬天,为了照顾刚出生的柳青,柳传志常常裹着军大衣,在水龙头那里,左手拿着单词书,右手洗尿布。

这尿布是妻子龚国兴用废弃的衣服裁剪成的,估计是细菌滋生的问题,柳青每次垫完尿布后,屁股都是红得不像话。

柳传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恨自己无法给女儿好一点的生活。

年,科学院提出,希望有科技人员下海办企业,同事个个觉得自己30几了,折腾不起了,但40岁的柳传志觉得自己的青春正当美好,应该拼一拼。

这时,柳青才6岁,她也不知道爸爸在折腾什么,只是觉得爸爸很少再抱自己了,在家里也很少再看到他。

柳传志这一折腾,柳家的生活更加拮据了,柳青想要添一条棉毛裤,需要提前两个月预算,月底总需要向朋友邻居借钱,否则新年没米下锅。

在柳传志的影响下,柳青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子承父业在常人眼里,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柳青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父亲的公司工作。

可在联想日益崛起之时,柳传志规定,公司高层的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他自己的儿女也不行。

这无疑是断了柳青的后路,靠不了大树,只能让自己长成大树。

年,柳青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成绩总年级第一,之后她又攻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研二时就获得了世界顶级投行高盛的实习机会。

研究生涯结束后,柳青碰巧遇上了互联网泡沫,就业市场一片惨淡,别人恨不得裁员,哪还想招人。

高盛往年招起码30个初级分析员,可这一年缩招到6个,柳青为了能通过高盛面试,天天熬夜恶补金融知识。

最后,柳青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18场面试后,成功进入高盛工作,但事实证明,柳青连续跳过几个小坑后,跳入了一个巨坑。

缩招一方面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也表示进入后,几十个人的活需要几个人摊分。

进入高盛后,柳青和其他5个同事需要做原先30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6个人天天加班熬夜,柳青每周起码要工作个小时,有时候一天要工作20小时。

两个同事在连续加班两周后,倒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医院输液。

不到半年,当初一起进来的6个人,跑了5个,只剩下柳青还在。

同事们夸她,年轻就是好,工作再久,身体照样扛得住,可他们都不知道,柳青背负着多大的压力。

同事干不下去了,可以转身投靠爸妈,她干不了,去找柳传志哭诉,柳传志只丢给她一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必先背后受罪”。

每次柳青凌晨5点下班回家,站在镜子面前,她霎时间认不出自己,她开玩笑地自嘲,也许这就是自己44岁的样子了吧,即使她当时才24岁。

5点回来,抽空睡个觉,9点又得匆匆忙忙去上班,这样的生活,柳青坚持了6年。

8年,柳青苦尽甘来,被提拔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4年后,柳青又晋升为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成为高盛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年薪千万。

坐上了万千人羡慕的高位,名利双收,按这么发展下去,柳青很可能在高盛占据一半天。

可年,一次饭局把柳青逼上了“绝路”,她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柳青在高盛10年,终于熬出头了,可她依然觉得不满足。

在这点上,柳青与父亲柳传志还真有点像,他们都属于那种拼命爬山、爬上高峰后又开始眺望起更高山的登山人。

但柳青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她站在十字路口,每条路看起来都特别好走,但哪条路都不属于自己,柳青陷入无助。

很快,她人生中的贵人就来了,虽然他没有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接她,但他好歹也穿了一身西装,打了个领带,挺着个啤酒肚来见柳青。

那次,在北京一家农家饭馆里,柳青代表高盛第三次与程维见面谈生意,不出所料,生意还是谈崩了。

事不过三,柳青气得牙痒痒,心想既然生意谈不成,也要挫一挫程维的锐气。

临走之前,她调侃了程维一句:“不让我投资,那我给你打工吧!”

结果,这句话正中程维下怀,他心想自己的计谋终于得逞。

最高级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程维早就看中柳青,企图想拉她加入自己的团队滴滴公司。

但让一个董事总经理放弃千万年薪,到什么都没有的小公司,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为了让柳青对自己公司感兴趣,程维用了土办法,就是不断拒绝她,吊足柳青的胃口。

柳青原本也只是开玩笑,没想到扑通一声跳进别人的陷阱里。

程维笑着说:“柳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不会只是开开玩笑吧?”

为了表示诚意,程维和柳青说:“你原来在高盛的工资是万美元(约万人民币),你过来以后,滴滴一半的工资给你,剩下一半我们其他人分。”

柳青回到家,跟父母讲这件事,母亲龚国兴并不同意,而柳传志只说了一句话:

“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放弃平衡的生活走一条更崎岖的路?以后任何苦都不能叫苦,那是自己选的路。”

但柳青一直纠结不已,迟迟不做出决定,她不急,这头的程维急得团团转。

既然金钱说服不了,那就打感情牌,程维约柳青一起去西藏旅游。

柳青在高盛工作了12年,从没休过假,她心想那就趁这次机会好好放松一下,于是就答应了程维的邀约。

那天,他俩和滴滴的高管,一共8个人,开着两辆车去拉萨,开了一天一夜公里。

半路上,由于缺氧,开车的两个人发起了高烧,一路用胸口顶着方向盘开到了附近的酒店。

一下车,他们花了块钱买了氧气,一群人围在酒店门口,大口大口吸着氧气。

柳青看着环境条件这么恶劣,就打起了退堂鼓,提议还是回去吧,别再往前开了。

程维摇摇头,说:“喜马拉雅山就在前面了,不去看看吗?再坚持一下。”

当车开到喜马拉雅山脚下时,程维突然哭了,柳青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想到这一路,也许就是创业路吧,我把命交给兄弟,我就信任他们。”

那天,他们8个人坐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听着《夜空中最亮的星》,程维谈起了自己的创业道路。

这时,柳青才真正了解眼前这个男人。

原来,程维这一路走来,比柳青还要难。

程维出生于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的普通家庭,原本想靠高考逆天改命,结果没能如愿。

别人是为了能与心上人同校,故意少做最后一道大题,程维是粗心,忘记数学试卷后面一页,漏做了三道大题,最后只好接受命运安排,去了北京化工大学。

4年,程维好不容易熬到毕业,听说卖保险赚钱,交了块学习押金,结果奔波了半年,一份保险都没有卖出去。

他开始从熟人入手,可以往的老同学一听到卖保险的,立马挂了电话,程维不得已求大学时的主任关照关照自己的生意。

主任无奈地说:“程维啊,不是我不帮你,连我们家的狗都有保险了,我不需要。”

老师这番话打醒了程维,程维辞掉了这份工作,到招聘会上碰碰运气,一家“中国知名医疗保健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程维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

然而,等到他去这家公司上班时,才发现所谓的医疗保健公司,就是一家足疗店,程维愤然离开。

当时阿里正处于风头,程维秉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跑到阿里前台说:“我想要加入阿里。”

此举非但没有被马云叫保安轰出去,反倒得到了马云的欣赏,马云立马聘用了程维。

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程维正式加入阿里,主要负责销售阿里互联网产品。

程维摸爬滚打,6年后当上了阿里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之后又被提拔为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

虽说已经当上了副总经理,但程维早就在打算创业,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商机。

程维由于工作性质,他常常需要到各处出差,这天他急匆匆下楼,在路边招手叫车,他赶着去机场。

他必须在飞机起飞前45分钟赶到机场,否则就赶不上回阿里总部开会了。

然而,他在路边招了几辆车,有的嫌路程太远,有的怪机场高速要收费,全都拒载。

最后,终于来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听说他要去机场,开始漫天要价起来:“不打表,不开票,块去不去?”

看着时间越来越接近,程维也顾不上砍价,招呼司机马上开车,结果还是误机了。

程维只能改签,还因此补了不少机票差价,程维心如刀割。

要想创业,就必须抓住市场痛点,市民出行打车难,就是痛点,程维决定做一款打车软件。

他总结了普通出租车的弊端,整理了创业思路后,向周围人咨询,然而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没人支持自己,程维反倒更开心,因为他觉得,别人不支持,是因为他们没看懂,当别人看不懂的时候,快速入局,是最好的,等别人都看懂了,自己再去做,能做起来的机会不大。

于是,年,程维从阿里巴巴辞职,自立门户。

人最困难时,最见人心,程维没有启动资金,上门找别人借,别人给了程维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后,礼貌地摇头关门。

创业第一步,因没钱举步维艰,程维坐在杭州桥头,大口大口喝酒,喝得烂醉,心里只想着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程维找到好友王刚,跟他说明自己的创业意图后,王刚一口就答应了,他同意出资70万,再加上程维10万,一共80万,程维拿着这80万,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没钱但志向高,说的恐怕就是程维吧,在办公室选址时,他首选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那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租金有多高,可想而知。

礼貌询问了租金后,程维摆摆手作罢,只能自己亲自扫楼看地形,最后,程维摸索到了中关村大街11号中关村e世界。

但这里的租金也不低,最后程维在附近租了一间闲置仓库,简单装修过后,挂上招牌,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办公室有了,打车软件哪里找?技术哪里寻?这时,摆在程维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组团队开发,要么外包出去。

思考再三,程维选择后者,程维花了8万块钱,找外包团队做出了第一版滴滴。

但这第一版滴滴,谁用谁骂,王兴看了后,骂了句:垃圾。

程维拿着滴滴到北京市交通委演示,呼叫了两次,都没有响应,在场的程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产品不行,融资更是想都别想,程维只能到处求出租车用自己的产品,经过艰苦的推广,4个月后滴滴打车终于上线了。第一天有16个司机使用,第二天变成了8个。

当年,滴滴冒出头来之前,已经有很多打车软件了,像摇摇招车、快的打车、大黄蜂等,滴滴最大的对手就是摇摇招车。

摇摇招车起步早,很快就获得拿到了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合计万美元融资。

而程维的滴滴才80万人民币,滴滴打摇摇招车,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摇摇招车打开市场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疯狂烧钱,有钱就是任性。

当时很多司机开车会听广播电台,摇摇招车就在广播广告投放语音广告,单曲循环介绍自家的产品,就单单投放广告,摇摇招车就用了30万。

后来,摇摇招车又花重金在北京各大电视购物节目上打视频广告,一顿操作下来,摇摇招车砸了万。

滴滴当然不敢正面与它交锋,没钱那就蹭热度,借借对方的喜气。

当时,摇摇招车的视频广告结束时,都会说:“即刻起拨打××电话”,程维认为可以在摇摇招车后面做一个最简短的广告:“现在拨打××电话即可下载安装”。

很多司机师傅也分不清安装的软件,到底是摇摇招车还是滴滴出行,最后,滴滴靠这招赢得许多用户。

但这招引起了财大气粗的摇摇招车反噬,他们砸了上百万元跟首都机场合作,租下多个摊位,设置了地推服务站,一边播放广播宣称“摇摇招车,一个月多赚0块”,一边帮助司机安装软件。

没钱的滴滴再也打不起了,不知不觉到了冬天。

年冬天,程维心好冷,如果再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注入资金的话,滴滴出行将很难熬到年。

程维看着窗外的雪,谁都怪不得,他只能怪起了这场大雪。

然而,事实证明,他得好好感谢这场雪。

那晚,许多人挤在路边,跺着脚搓着手拦出租车,可是都没拦到一辆。

这时,有人突然想起程维的打车软件,心想试试看,结果很快就打到车了。

那晚,滴滴的订单首次超过0单。

随后几天大雪,给滴滴开了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滴滴,用户不断增加,最后连投资人也主动找上门来了。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主动联系程维,年12月,金沙江创投向滴滴出行注入万美元。

当时,远在香港的柳青刚晋升为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距离他们会面还有两年。

融资成功后,滴滴得以安全过冬,从那之后,滴滴这头沉睡的狮子,摇了摇头,开始咧出嘴,疯狂地进军全国各地。

在滴滴的疯狂扫荡下,其他小型打车软件纷纷举手投降,退出市场。

年4月,腾讯向滴滴出行投入万美元,滴滴出行成功完成了B轮融资。

之后,滴滴开始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谁都想投资滴滴,与滴滴合作。

就这样,高盛的柳青与程维碰面了,也就有了前面的“程邀柳之事”。

但此时的滴滴,比起柳青所在的高盛,还差得远了。

在程维软硬兼施下,柳青接受了程维的邀请,年柳青正式加入滴滴团队。

柳青刚加入滴滴时,对租车业务一窍不通,一边恶补专业知识,一边工作,为了回复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jj/8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