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太子参种出农民好光景

“大家挖参时注意一下,小心一点,别把药挖烂了。”近日,黄平县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梅早早来到太子参种植基地,招呼村民采挖太子参。村民在挖太子参药材在水淹塘村田坝组木桶沟口,刚过一座小桥,映入眼帘的一坝太子参叶子已经泛黄。在十几个绿黄不同颜色的遮阳伞下,18位村民听到张梅的招呼声,都小心翼翼地挥舞着小锄头,把大小如虫草粗细的太子参从地里挖了出来。开始开挖太子参“这片太子参有2亩多,今年采挖赶不上水稻种植季,但可种些黄豆。”张梅介绍,水淹塘村成立有劳务互助社,全村种植太参多亩,80%以上农户都种植有太子参,把村上多户有劳动力的农户纳入劳务互助社,引导党员、村组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吊瓜、辣椒、养牛等产业,村民可以享受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参与务工等多项收入,太子参户均收入超过00元。20多名村民在遮阳伞下忙挖药去年7月,该县在一碗水乡建成了省内最大的太子参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面积43亩,有交易门面20间,产品储藏冷库11间,总面积立方米,可储量中药余吨,还有烘干生产线一条,日可烘干太子参10余吨,现有中国邮政物流、农商行黄平支行和药材企业及药商20余家入驻。开挖前的太子参药材据悉,年,黄平县太子参种植面积8万余亩,县内种植近6万亩,县外承包土地种植2万亩,总产值超过4.5亿元,有西南“太子参”药乡之称。这个活路还轻松,可以坐着挖黄平太子参中药材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不仅打响了“黄平太子参”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太子参药材已经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支柱产业,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资源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讯员 吴忠寿姜安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丽编辑钱仕豪 二审余光燕三审熊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jj/11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