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m.39.net/pf/bdfyy/
来源:齐鲁网东平县广播电视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太子参的中药材,据说因为它的价格比较高,再加上表面呈黄白色,所以很多人也叫它软黄金。东平县戴庙镇的黄河滩区,这里就种了亩的太子参,眼下即将喜迎丰收。同时也因为种了这种软黄金这片黄河滩变成了金河滩。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今年很好,长势很好,再有10来天就收了,再有10来天这里就长大了,现在正是上淀粉的时间,它有补气血健脾胃功效,它和人参效果是差不多。”
记者:“这种参叫什么呀?”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太子参,俗称‘软黄金’。”
看着地里即将丰收的太子参,陆继山笑地是合不拢嘴,别看这太子参个头不大,但带来的经济收益真是不小。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今年收成很可观,毛收入在一万五六上,净利润也得不低于1万。”
记者:“这算下来,一共净利润得有多少啊?”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按净利润的话,将近亩将近万了,哈哈哈!“
一亩地的净利润能达到上万元,这放到以前的东平县戴庙镇黄河滩区,大伙真是想也不敢想。
东平县戴庙镇的黄河滩区居民:“以前各人的地各人种。”
记者:“种啥?”
东平县戴庙镇的黄河滩区居民:“种麦子棒子。原先就是种麦子大豆,一亩地就是千来块钱。”
传统的种植业收益偏低,滩区恶劣的生活环境也让居民们苦不堪言。不过自打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以来,戴庙镇的滩区居民们都告别了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社区,滩区的土地都流转到了镇上,居民们不用种地就可以直接拿地租。
东平县戴庙镇的黄河滩区居民:“我的土地都给镇上了,镇上再给我们户家钱,一亩地八九百块钱,不用种地了,轻快了。也打工不愿闲着,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滩区居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接下来如何把流转来的滩区土地利用好,成了戴庙镇的新课题。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咱这个土地它适合中药材太子参的种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每年的10月1号把地租交给镇上,镇上给老百姓再分下去。种得好的按一个比例数,超过收益多少给老百姓分红。”
记者:“今年我看咱丰收了,能有分红吗?”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有,有,有。我受益了也要让老百姓受益。”
太子参等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让黄河滩真正变成了金河滩。
这带给滩区居民们的不仅仅是地租和分红,还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东平县戴庙镇的黄河滩区居民:“拔草浇水,每天来干,上午干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到晚上走的时候就给清账,干一天接一天,一天60元。”
东平县太子参种植户陆继山:“咱流转他村的土地,村里上岁数的人,在药材基地里打工,咱也解决了用人问题了,他们村民也有收入。”
黄河滩区的居民们搬迁到新社区后,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可是不种地了,还靠什么挣钱呢?这成了不少人担心的问题。
面对群众的忧虑,戴庙镇政府早早部署,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东平县戴庙镇副镇长关翔:“我们利用一些扶贫资金,我们建设了我们的产业园区,那么产业园区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然后比如说服装加工,那么在群众入住楼房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是什么?叫上楼安居下楼乐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然后他们的年收入基本上也能达到4万块钱以上。”
今年36岁的陆岩是一名黄河滩区居民,在搬来社区之前一直是一名家庭主妇,可是如今的她下楼就可以在家门口的服装厂打工。
记者:“你在厂里干了几年了?”
陆岩:“干一年了,一个月能挣到钱多到,多劳多得,有的能到。就根据你时间长短来算,现在孩子大了也省事了,做一份工作多点收入,多点收入对家庭也减轻点负担。”
制衣车间里机器隆隆作响,工人们紧锣密鼓的赶制订单,一墙之隔的新时代佳苑社区高楼整齐美观,居民们下班回家其乐融融,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戴庙镇居民家门口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东平县戴庙镇副镇长关翔:“下一步我们就是想想着将大力推进我们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扩大一下我们的太子参,还有中华神菊、田七等中草药的种植规模,打造一个集种植、储存、深加工为一体的中草药的种植基地。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好我们带庙镇紧邻黄河东平湖的优势,规划建设我们金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黄河滩区,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园,金山军工文化产业园等产业项目,为我们全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贡献。”
上楼安居,下楼乐业。在这儿我们也祝福黄河滩区的居民们生活越来越好,腰包越来越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