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中药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紫苏叶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紫苏叶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叶又叫紫苏,苏叶,苏子叶,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紫苏叶的功效是理气宽中,散寒解表,紫苏叶的作用是治风寒感冒,胸腹胀满,头痛,咳嗽,紫苏叶用药禁忌是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紫苏叶。
基本概述药名:紫苏叶
别名:紫苏、苏叶、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效: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药材基源:紫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稍润,切宽丝,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功效作用1、紫苏叶能散血脉之邪。《本经逢原》
2、紫苏叶除寒热,治冷气。(孟诜)
3、紫苏叶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滇南本草》
4、紫苏叶用于妊振呕吐:紫苏茎叶15克,黄连3克,水煎服。
5、紫苏叶通心经,益脾胃。《本草图经》
6、紫苏叶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7、紫苏叶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履CHAN岩本草》
8、紫苏叶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食用方法1紫苏叶炒田螺
材料:田螺,紫苏叶、沙茶酱、蒜茸、豆豉等少量。
做法:
1、烧红镬,放油,把蒜茸、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镬中,爆香。
2、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溅入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
3、勾芡加包尾油、麻油和匀上碟。
功效: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2紫苏叶茶
制法:紫苏20克,捣碎,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泡闷15分钟后,频频温饮。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鲜品捣烂用)作局部热敷。
功效:散寒理气,和营消肿。
禁忌:乳痈初起,乳房肿痛,恶寒发热头痛者。
宜忌:高热有汗者忌用。
按语:紫苏性味辛温,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临床常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和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药理研究:紫苏有解热和抑制葡萄球菌生长作用。本方用于乳痈初起,能消肿止痛,退寒热。如同时配以“六神丸”内服,每次20粒,1日2次,效果更佳。
出处:《海上仙方》
3紫苏叶粥
组成:紫苏叶10克,大米克。
制法:将苏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鲜苏叶洗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2--3天。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按语:中医认为,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本品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夏季,暑湿侵袭,肢体重困,胸脘满闷,食欲不振,常用本品煮粥服食,可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起强身健体之效。
提示:
1、紫苏入药宜分苏叶、苏梗,两者入药部位不同,功能各有偏重,苏叶质轻长于宣散,故凡解表散寒宜选用苏叶;苏梗质重偏于走里行气,故凡理气宽中,顺气安胎宜选用苏梗。
2、本品属芳香类药,不宜久煎;
3、本品辛温走散,有耗气之弊,气虚者慎用。
4紫苏叶粥
材料:粳米克,紫苏叶15克、红糖。
制法: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功效: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
按语: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
5紫苏叶汤
组成:紫苏叶30克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45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60克甘草(炙,锉)15克
用法:上四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伤寒咳嗽。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6紫苏叶生姜茶
组成:生姜、紫苏叶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碎,置保暖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15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每日2剂。
功效:解鱼蟹毒。
主治:吃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下利等。
宜忌:本方辛温,如呕吐较甚者可加黄连3克。
按语:生姜能解鱼蟹及菌蕈等食物中毒,故烹调鱼、蟹、禽、蕈等食品,常以生姜为佐料,不但调味,更可防其毒性。苏叶是解鱼蟹毒之要药,单味可用至30——60克。与生姜同用,既可增强其解毒之功,又能和胃止呕。但“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若呕吐较甚,酌加黄连以苦泄之,其效更佳。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7紫苏叶生姜红枣汤
材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
制作方法
1、将鲜紫苏叶切成丝、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
2、30分钟之后,要将紫苏叶、红枣和姜片都捞出来,然后再把枣挑出来放回锅里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15分种之后,汤就做好了。
功效: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的作用。
8紫苏叶安胎茶
组成:紫苏叶、梗各10克,茯苓、陈皮各6克。
制法:上药捣碎,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泡闷1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理气和胃止呕。
主治:妊娠恶阻,胃脘痞闷,频频呕吐,不思饮食。
按语:本方是治疗妊娠早期呕吐不能进食的常用方剂,方用紫苏叶、梗行气宽中,止呕安胎;茯苓、陈皮和胃安中,气顺胃和则呕吐自止。如见胎动不安。上凑心腹,胀满疼痛者。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9紫苏叶童参茶
制法:上药按比例配制成散剂,用纱布袋包,每包重6克,每次取1包,置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闷置15分钟后,弃去药渣,兑入蜂蜜15克,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1包。
组成:苏叶、苏梗各克,太子参80克。
功效:散寒清肺,消痰止咳。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冬春遇寒即发者。
禁忌:咳痰黄稠者伴有发热者慎用。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用药禁忌1、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紫苏叶。
2、紫苏叶久服泄人真气。《本草通玄》
3、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紫苏叶。《本草经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