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胃病频发,打好年关ldquo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亲朋团聚,少不了美食。然而,很多人享受“大餐”的同时,却忽视了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

临床数据显示,每年春节前后,消化门诊人满为患,因胃胀、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各种肠胃不适症状就诊的人最多,大家调侃称其为“春节胃”。

中医将脾胃看作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强调其与全身脏腑功能息息相关。根据传统医学“上工治未病”的原则,春节前,预防性地打好“保胃战”,对健康很多好处。

假期易消化不良

中医认为,脾不离胃,胃不离脾,强调脾胃是整体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

打个比方,胃好比仓库,脾是运输公司。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

搞清楚两者的关系,就不难理解脾胃不好为何会出现各种不适了:胃功能差,会影响脾运化,临床表现是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

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脾胃失和,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30%和10%。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胃均喜欢规律、讨厌刺激,但无论春节期间还是平时,压力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脾胃”,三餐不定、暴饮暴食、贪食生冷、久坐少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脾胃不堪重负,临床多以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出来。

四步应对春节前后的肠胃问题

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它是引起胃肠道等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短时间内吃下去太多的食物、喝下去大量的饮料,超出了身体对食物消化的能力,往往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选择食用多样化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五谷等,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少吃油炸、烧烤的食物。

喝酒要适量

喝酒过量有害健康,大量、过量喝酒不仅可以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肝脏功能的损害,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增加引发胰腺炎的风险。喝酒首选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或黄酒,不空腹饮酒,不过度劝酒。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忌酒。

吃动平衡,养成运动习惯

“管住嘴”和“迈开腿”同样重要。保持每天至少半小时以上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减少久坐时间。养成运动习惯,还有助于心情愉悦和睡眠质量的提高。

养胃药膳推荐

百合粥

取粳米克、鲜百合50克(或干百合30克),冰糖适量。将鲜百合洗净、去皮,或将干百合磨成粉,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粥将成;加入备好的鲜百合或干百合粉,继续煮至粥成即可。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百合南瓜露

取鲜百合50克、南瓜克、牛奶毫升、冰糖适量。鲜百合洗净、去皮,备用;南瓜洗净后剖开,去皮籽,切小块,上锅蒸熟后捣泥;砂锅中放适量清水,煮沸后慢慢加入南瓜泥,不停搅拌,待煮沸并成为羹糊状时,调至小火,加入鲜百合及牛奶;5分钟后,调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健脾养胃八宝粥

取红豆50克、龙眼肉30克、花生30克、大枣30克、核桃仁50克、莲子30克、芡实30克、陈皮1瓣、糯米适量、白糖适量。

将材料洗净,倒入锅中,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熬成粥,食用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其中龙眼肉、大枣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豆补血消肿;花生健脾养血,润肺化痰;核桃仁补肾固精;莲子、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佐以陈皮帮助理气健脾,脾得健运,营养才能被更好地吸收。

八珍茯苓糕

取茯苓克,淮山药、白扁豆、炒薏米、芡实、莲子肉(去芯)各50克,太子参或党参10克,糯米粉克,绵白糖、酵母粉适量。将茯苓研磨成细粉,过筛,去筋和杂质,备用;淮山药、白扁豆、炒薏米、芡实、莲子肉、太子参或党参研为细末,备用;糯米粉、茯苓粉及另7种药材的细粉混合,加入适量绵白糖、酵母粉、温水,和匀,上锅蒸糕。

需要提醒的是,服药膳的同时要注意调畅情志,规律起居,节制饮食,以更好地顾护胃气。

来源

北京青年报、生命时报、羊城晚报张华/文

1

END

1

订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gx/7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