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疲乏口苦没食欲试试这些祛湿方

有约君说

炎炎三伏天,

终于在连日绵雨中小降了一下温,

但是又湿又热的空气里,

真不是一般的疲乏,

睡眠质量也欠佳,

起床时口苦苦、饭点没食欲,

家里的宝宝最近胃口都不太好……

有没有办法通过饮食调理一下呢?

三伏天祛湿这样吃

医院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唐梁认为,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一动就会一身汗,连日下雨,空气中的湿度也大,肠胃虚弱容易困湿,此时身体容易出现肢体乏力、困倦没精神、脸上油多、大便稀烂、饱胀、舌苔厚腻的症状。

对于气虚脾虚的人来说,三伏天这方面的症状会特别明显。有的人甚至到了三伏天一定要吃人参,否则感觉无法度夏,就是因为严重气虚。而阴虚体质的人,在三伏天容易燥热于上火。

从祛湿的角度来说,可以用淮山、莲子、茨实、茯苓、薏米、扁豆等祛湿食材煲汤或煮粥。如果是气虚体质,则建议加入党参、黄芪、五指毛桃、太子参或者西洋参等补气食材,和祛湿食材搭配起来吃,对缓解疲劳、气短湿重的效果更好。

五指毛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有个小问题……

天热没胃口多吃水果也怕“湿”吗?

有人说吃“生冷”不利脾胃,水果也是“生冷”之物,夏天吃太多水果也会“湿”,是这样的吗?

广东省名中医、医院脾胃大科主任黄穗平教授在做客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微课时曾讲解过,夏季这三个月少吃寒凉食物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中医讲究四季养生,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要让阳气外泄出来。人不能过长时间地停留在冷气环境内,食物也不宜过于贪凉。否则,到了秋天,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

至于能吃多少寒凉食物,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体质,而且水果也有寒热之分。体质寒的人当然要少吃寒性水果(如梨、山竹),否则容易造成腹泻。体质热的,则要少吃温热属性的水果,比如榴莲、荔枝。如果是正常平和体质的人,即便水果带有寒凉性,但如果吃得适量,有节制,仍然是利多弊少。

夏天吃点养生粥吧

唐梁介绍,夏季里,人的气血多在体表,而体内气血相对较弱,所以此时一定要忌生冷寒凉,也不宜太油腻。如果进食过于油腻,会加重胃肠负担,从而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如果进食太多生冷寒凉的食物,会耗伤人体的阳气,加重疲劳感。

他建议,夏天饮食可以尝试煲些粥喝。一是因为粥容易吸收,对脾胃造成的负担小,适合夏季脾胃虚弱的人,喝粥可以健脾开胃。二是因为夏季出汗多,喝粥可以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夏季养生煲点粥喝,甚至好过吃山珍海味”。

为此,他给大家推荐了六款夏季养生粥。一起熬粥度夏吧~~

1.扁豆茯苓粥

材料:白扁豆30克,茯苓30克、大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白扁豆用温水浸泡一夜;大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30分钟;锅置火上,倒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将大米、白扁豆放入锅中,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米烂粥稠,最后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消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湿止泻。适于脾虚湿重,纳差、便溏之人;特别适合夏季暑湿重时食疗之用。

2.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克,小米克、糯米克。

做法:南瓜去皮切成小丁。小米、糯米淘洗干净后混合置于碗中,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将小米、糯米、南瓜倒入高压锅中,加入5倍的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烧上汽后转小火,再压制10分钟~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适于脾虚胃寒,体质虚弱者食用。湿热重者不宜。

3.百合莲子粥

材料:百合粉30克、莲子20克、粳米克。

做法:先将百合与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粳米熟烂时,加糖适量,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清心,除烦安神。对中老年人及病后身体虚弱而有心烦失眠、低热易怒者尤为适宜。另外在百合粥内加入银耳,有较强的滋阴润肺之用;加入绿豆,可加强清热解毒之效。

4.薄荷粥

材料:粳米克,薄荷10克。

做法:煮粥成后下薄荷3分钟~5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功效:清新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适于夏季暑热盛时食用。脾胃虚寒、多汗者勿食。

5.山楂荷叶粥

材料:粳米克、鲜荷叶或干荷叶半张、山楂10克。

做法:粳米煮饭熟,加荷叶焖5分钟~10分钟,即可。

功效:清暑利湿,升阳和胃。适于暑天胃口不佳、血脂高、体胖之人。脾胃虚寒、有溃疡病、胃酸过多者不宜饮用。

6.山药薏米粥

材料:干山药30克、薏米30克、大枣5枚、枸杞10克、花生20克、大米克;

做法:山药、薏米洗净,提前泡一晚上;将薏米、山药和洗净的大米放入高压锅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红枣、枸杞或花生;调至煮粥档,静候20分钟就可以出锅。

外法祛湿知多D

1.穴位按摩

按摩、拍打曲池、阴陵泉、委中、丰隆等穴位有祛湿的功效。

2.艾灸

艾灸对于寒湿较重的人更为适合。

3.泡脚

岭南地区湿气重,暑湿侵犯脾胃会造成人困顿没精神、胃口差,如果有这种情况,夏天通过足疗发汗祛湿是有一定效果的。

常用泡脚药材有: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花椒、黄柏等。

4.运动

避免过长时间使用空调、适当运动,也可以防止湿气过重。

来源:健康有约

部分文字作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视觉中国、署名除外

编辑:吴婉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gx/6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