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疗保健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养生有许多内容,比如精神养生是指通过颐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魏武帝曹操热心研究练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中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养生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
-
药物调理养生原则
药物调理养生的原则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什么是药物调理养生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选用相关中药组方配药,或与食疗相结合组方配膳,调养身体,以达到增强体质,补虚治病,健身防病,促进康复,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保健方法称之为药物调理养生。
药物养生的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神农本草经》中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药物到《本草纲目》。后来又有了魏、晋时期的延寿药物,炼丹服石(以后又在实践中得到纠正),隋、唐、宋、元期间得到了补充、丰富、发展了药物养生。
?
?
?
?
?
?
?
?
预防为先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临床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溃疡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60%以上开始于中年时期。从40岁以后,可开始有针对性进行一些药饵保健,重在脾肾调养。旨在固护先天和后天,补虚泻实,调理气血阴阳,达到动态平衡。
审因施补
有病调养两类,不管哪一种情况进补,不可盲目进补,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审因施补,合理选择药物。
1.对证施补。
虚症的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因此,应选择相应的的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药物。
2.审症施法。
根据脏腑功能虚损的性质和体质特点,选用不同的进补方法。
方法分别如下:平补法。是针对一些慢性虚弱顺应生发之气,如选用党参、当归、黄芪、白术等;夏季,昼长夜短,酷暑外蒸,宜选用一些清补之品,如西洋参、菊花、麦冬、佩兰等;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宜选用滋阴润燥生津的药物,如银耳、玉竹、百合、石斛、麦冬等;冬季,气温偏低,阳消阴长,宜温补元阳,并且养阴,可选用何首乌、龙眼肉、杜仲、菟丝子、阿胶等。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选用适宜的药物和补品。
-
因人制宜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应适当选用助消化之品和补肾的药物,如肥儿丸,核桃仁、桑葚、黑芝麻及排骨之类。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因此应注重蛋白质和热能的补充。药物调养可适当选用调养心肾和心脾的药物,如枸杞子、菟丝子、柏子仁、百合、莲子、大枣等。成年妇女,在生理上有经、胎、产、育等特点,又感情丰富,易产生气血两亏之症,宜注意调养气血,疏理气机。可选用八珍益母丸、当归补血片、乌鸡白凤丸等。
中年时期,生理上开始由盛转弱,因此,应全面调理,再振根基。宜选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补肾益脑的药物。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远志、菖蒲、柏子仁、枸杞子、杜仲、胡桃仁等。
老年期,在生理上呈退行性改变,常患有一些慢性病,宜选用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的药物,如黄芪、党参、太子参、龙眼肉、桑葚、枸杞子、女贞子、西洋参、山药、肉苁蓉、何首乌、杜仲、丹参、百合、玉竹、龟板等。
补勿过偏进补的目的在于协调阴阳,宜恰到好处,不可过偏。保健用药组方,法度严谨,配伍得当,补泻升降,温清和理,互相协调,有机配合,防止药物的偏颇之弊。补勿滥用补是针对虚而采取的方法。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补,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要防止“盲目进补”,“无虚滥补”和“虚不受补”几种情况。否则,将会导致疾病,或诱发痼疾。补泻结合补”的主要作用在于“扶正”,其含义有二:扶正祛邪,此为攻补兼施,做到扶正而不碍邪;补益,纯补之法,用药不宜急于求成,而宜缓图其功。
“泻”的主要作用在于“祛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重补轻泻。平素膏粱厚味不厌其多,气血痰食壅滞情况颇多,此已形成了健康的隐患。盛者宜泻,这是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原则。临床常用降血脂的药物如泽泻、山楂、何首乌、决明子、三七、荷叶、大蒜、丹参、人参、黄芪、杜仲、灵芝、菊花、枸杞子、茵陈、桑寄生、绿豆、黄豆、黑芝麻等。在药物调养中补泻结合,以补虚不碍泻,泻实不伤正为原则。
食药并举中医养生学中早就有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的思想。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在养生保健的食疗和药疗相结合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膳已成为中医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老年保健,应因势利导,方法多样化,以药效食品制成饮料、菜肴、汤类、粥食、药酒等,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常入药膳的中药有一百多种,中药中有些药物本来就是饮食中常食之品,如山药、百合、薏苡仁、赤小豆、山楂、杏仁、木瓜、枸杞子、莲子、龙眼肉、芡实、荷叶、桑叶、决明子、菊花、茯苓、红花、陈皮、薄荷、桑椹、高良姜、昆布、海藻等。
中药延缓衰老原理调节和改善性腺功能
学者研究认为,衰老是性腺特别是雄性激素不足所致。性腺萎缩及功能低下,不仅引起性功能低下,而且会导致全身代谢改变,出现衰老。临床研究证明,补脾肾的药物能提高性腺功能,延缓动物睾丸、卵巢、子宫的老化,使男性血雌二醇/睾丸酮比值下降,提高人体性激素水平,改善全身代谢以延缓衰老。
常用的中药如,鹿茸、人参、仙灵脾、蛇床子、蛤蚧、紫河车、海马等。
调节和改善核酸代谢
根据信息传递中心法则,改善了核酸代谢,就可以合成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补肾、补气、调理阴阳的延缓衰老的药物,可促进已衰老的蛋白及细胞内重要物质核酸的代谢,从而延缓衰老。
例如,补阳药物能调整DNA的合成,如附子、锁阳、淫阳藿、菟丝子等;滋阴药对DNA表现出双向调节效应,如生地、元参、麦冬、龟板等。
补益气阴药物可使心肌DNA合成提高,有效地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补气药物可增加红细胞中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从而加速血红蛋白氧释放,使人体组织获得更多的氧气,故有“轻身”作用,如灵芝、黄芪、党参等。
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细胞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增强(自身抗体增加),因之易患肿瘤、感染等病。研究证明,延缓衰老的药物能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自身抗体,调整免疫平衡,因而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例如,补肾药物,如灵芝、何首乌、山萸肉、鹿茸、枸杞子、龟板等;补脾药物,如人参、黄芪、四君子汤等。
?
?
?
?
?
?
?
?
加快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异常反应
自由基学说在众多的衰老学说中,已受人们的广泛重视,自由基反应异常或失控时,易引起细胞膜上脂质氧化,变成有害的过氧化脂及脂褐素,破坏细胞,使蛋白变性,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肿瘤及炎症等病,加速人体衰老。健脾益气药物有降低人血中过氧化脂质、动物内脏的脂褐素和清除超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作用,如人参、灵芝、黄精等。补肾药物可使血中的超氧歧化酶提高,加速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从而使超氧自由基解毒,发挥抗肿瘤、延缓衰老的作用,如何首乌、枸杞子等。
调节体内微量元素
人体内有90多种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微量元素仅占人体重量的0.05%,其中锌、锰、铜、铁、硒等微量元素与老年病和衰老有密切关系。有些补肾药物,如补骨脂、淫阳藿、女贞子、何首乌、菟丝子等,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如锌(Zn)、锰(Mn)、硒(Se)铜(Cu)、锗(Ge)等。有些健脾益气的药物含有较丰富的硒、锰、铁等微量元素,如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灵芝等。
养生方法养德
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道德修养方面的提高。
有规律的运动
第二点,就是有规律的运动。人们需要通过运动来预防疾病。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保持健康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饮食
第四点,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的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
预防疾病
第五点,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地进行食补,以及其他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禾门文化传播
文字:摘自《皇帝内经》——作者《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中医养生》——作者胡剑北
图片: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