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农工分会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10月23~25日,第八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学术专委会主席张伯礼院士等嘉宾出席会议。

10月24日下午,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农业企业专业委员会和采购经理专委会组织筹划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供需对接会顺利召开。会议秉承此次大会主要精神,以“守正创新、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加强供需对接、农工对接,促进协同互助、产业升级、品牌运营,践行中药产业“优质优价”“优质优先”理念,重点推进“三无一全”品牌品种基地模式,促进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及优质基地共建共享。

供需对接会议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副主席、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会长杨弘主持,联盟常务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所长领导致辞并主持了嘉宾访谈环节。会议邀请到国家药典委首席专家钱忠直教授、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工程中心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炮制专家陆兔林教授莅临出席会议。

会议开场由孙主席发表致辞,他再次强调需加强农工对接,加强行业政策的解读与落地,真正发挥联盟的枢纽和调节作用,以促进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后由药典委钱忠直教授针对行业内时下热点问题指点迷津,主要从“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优质药材评价”两方面分析,提出两个概念,一是制定“质量指数”,建立“中药标准普尔指数”,利用管理水平、质控水平、生产水平等多纬度,形成质量风险指数,由此来评价优质药材,指导市场用药,还能降低公关成本。二是对于散在农户只靠行政监管较难,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优势,利用大数据监测剧毒农药的流通,从源头把控个体户的农药使用。中药材种植是个朝阳产业,且终端中医临床需求很大,但中药材基地建设存在两极分化,个体农户数量仍然庞大且质量堪忧,尤其是剧毒农药的重复使用。而优质药材“评价标准”过于抽象,针对业内质疑药典标准过于平庸,钱教授表示药典标准是市场准入标准,要考虑到国情、企业承受能力、社会发展科技水平等,不能作为优质药材的评价标准。

年8月份,由联盟秘书处倡导、农委会主要协调,联盟专家组、采购经理专委会、联络站等参与的“三无一全”回头看工作顺利完成,8月底成都“三无一全”回头看及新评审会上,8位专家组组长做审查结果总结。此次会议上,采购经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菲菲汇总“回头看”各个组专家建议,对专家推荐优秀企业基地生产及组织模式进行分享,并同时分享了年度“三无一全”品牌品种优秀企业的基地建设模式。刘菲菲详细分析了工业基地与商业基地不同的目的追求与选种差异。介绍了工厂化自有基地建设模式、规模化自有基地建设模式、科技引导型的基地建设模式,以及优质优价收购模式、初加工引导型基地模式、管理输出型基地模式。刘菲菲强调,发展优质基地建设中,尽快实现关键环节溯源是核心抓手、结合大数据销储结合是经营精髓、解决痛点加强服务是常态工作、解决痛点加强服务是常态工作。

中国中药公司副总经理王继永,介绍了国药中药资源产业布局。中国中药从产品和品牌、高效生产、科技支撑方面做创新转化,由产地适宜性分析提升到产地考证和分析;品牌种子种子种苗提升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中国中药将从种子种苗控制、科研生产示范引导及推进提升中药农业现代化、标准化方面着手,推动中药资源产业发展。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对从年年的中药、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出口情况作了分析。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3%。其中,药食两用品种为出口主力,如肉桂、人参、枸杞、红枣等,出口药材农药残留顽疾突出,因农药残留问题退货批次占比47%。我国中药材及饮片主要出口省市有广东、广西、安徽,进口中药材以国内稀缺和贵细品种为主,如乳香、没药、血竭等。因为中医药在全球抗疫中的突出作用,年上半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数量同比增加28%。

联盟云南联络站、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执行董事苏豹主题《溯源领衔搭建平台,模式创新打造品牌》的报告,介绍了白药溯源平台的发展历程,从基本实现中药材种植全过程追溯的1.0版本,到追溯流程节点化,实现中药材生产、管理、经营闭环追溯的2.0版本,最终推出3.0版:追溯数字化,基地物联、产品物联,实现追溯大数据管理赋能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生产闭环追溯:实现“种苗繁育”、“药材种植”、“产地加工”全过程追溯。中药材经营闭环追溯:满足“种子种苗”、“药材鲜货”、“药材干货”多形态追溯。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冯斌总经理介绍,中药产业要于‘同质化’中突围,要做好重点品种培育与品牌创新,获得利润,实现优质优价。未来中药发展将以品种生产分工化、炮制技术专一化、过程控制智能化、大工业生产模式为方向。

大会同时邀请联盟浙江联络站站长何伯伟,联盟福建联络站站长黄瑞平,对推进地方优质基地体系建设及共建共享经验做了分享。

浙江联络站何伯伟介绍,浙江目前通过问题导向、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标准引领的层层深入模式,实现优质中药产业建设。如加强种植资源搜集与种植资源圃建设,推进良种选育及品种申报;应用绿色(绿肥)生态栽培技术、自制环保无烟草木灰技术等技术,降低农药、化肥滥用,提升中药材质量;规范生产管理,推进全过程标准化。

福建联络站黄瑞平介绍,福建在促进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一、打造福建省特色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建柘荣太子参、冠豸山铁皮石斛等;二、推动建立道地药材基地全程可追溯体系:如推进中药材“三无一全”基地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无公害、绿色药材认证工作。三、推动制订扶持措施:将优质基地建设和“优质优先”列入省委、省政府文件、列入招投标优先目录或加分项。四、推动建立优质优价机制探讨:提高准入门槛、细化等级标准。

会议中场,由孙晓波主持进行中药材“三无一全”“质量可追溯”主题的嘉宾访谈。分别由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聪,九州通集团中药业务副总朱志国,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成、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工程中心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炮制专家陆兔林教授共五位产业界和炮制科研方面行业大咖聚焦中药材高质量议题,娓娓论道。

中国中药吴宪董事长建议企业可从药材基源界定、道地产区建设、追溯系统跟进、产地初加工,以及储存等方面来应对中药行业的变化。四川新绿色药业周总表示身为中药人,可考虑从基地产品创新、严格按照炮制用药、药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来践行中药的“守正创新”。上药药材张聪总谈到药材公司主要采用自建基地与合作共建基地模式,实行中药饮片可追溯和标准化管理,期许通过信息化加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cd/6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