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气和养心,慢慢生活

心对应“夏”,说明夏季心阳最旺,因此在春夏之交,要把“养心”当成立夏后保健的重中之重,应遵循三增三减原则。

清心火增酸减苦。

心主夏,心若缓,急食酸以收之

中医认为“心主夏,心若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天应多吃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

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以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

少吃苦味食物并不代表任何苦味食物都不能吃,例如苦瓜、莲子等食物有清心火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季食用。

调胃气增稀减腻。

多吃稀食顺胃气,祛湿热以养心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映。调养胃气,让胃口这个吸收营养的“加油站”动力十足,才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胃喜潮湿,因此多吃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

大米或薏米粥。

做法: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

功效:有助于生津止渴,还能帮助滋养胃阳。

益气养心粥。

做法: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克。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心的功效。

山楂麦芽饮。

做法: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10克。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代茶饮,随意饮用。

功效:益气清心、健脾消滞的功效。

养心神增静减怒。

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最旺盛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

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立夏之后,可适当调整个人的生物钟,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增加午休。

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动就会因出汗多消耗体力,极易疲劳。所以,中午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

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

立夏后的升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因此,立夏时节养心最为重要,此时护好心,健康不止一“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zy/10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