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运动神经元病的特效方,功效显著,你知

运动神经元发病因素:

金属元素:研究者们认为,与某些金属元素缺乏和某些金属中毒有关。

病毒感染与免疫:有的认为是一种中毒性疾病,也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损伤脊髓,引起运动神经元疾病,在患者身上测定的免疫功能发现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球蛋白升高,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

遗传因素:有的学者统计5%-10%的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所以认为有遗传因素,可采用五龙荣肌汤治疗。?

运动神经元做什么检查排除得病

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

肌电图检查

可见自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肌肉活检

可见神经源性肌萎缩。

头(可正常)。

可采用五龙荣肌汤治疗。??

运动神经元在中医上称为什么?

运动神经元病属中医痿症,痿症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则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可采用五龙荣肌汤治疗。

本病迄今病因未明有学者认为是慢性病毒感染引起,起病后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但可用“五龙荣肌汤”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措施能阻止病情的进展,患者往往在后期出现并发症。但若能精心护理,加强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就能较大限度缓解症状、延长生命。劝告患者及其亲属,因本病较强,发病后应找对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治疗,以免误诊误治,浪费钱财,可采用五龙荣肌汤治疗。

验案介绍

患者张某,男,年11月出生,广东开平人。首诊年10月8日。四肢乏力伴肌肉萎缩、肌肉震颤1年余。患者自年底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上肢乏力,继而出现鱼际肌肌肉萎缩、上肢肌肉震颤,日渐消瘦,呈进行性加重。到医院就诊,肌电图结果提示:“广泛神经元性损害”,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未予系统治疗。

刻诊见:四肢乏力,四肢肌肉萎缩,肌束震颤,构音不清,饮水反呛,可自行走路,动作迟缓。双手鱼际肌萎缩,伸舌过齿,舌肌震颤,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中医:虚损病(脾肾虚损);西医:肌萎缩侧索硬化。

治法: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处方:黄芪、五爪龙各60g,党参、千斤拔、鹿角霜、熟地黄各30g,大枣、茯苓各20g,白术、杜仲、山茱萸、牛膝各15g,防风10g,甘草5g。30剂。每剂水煎2次,分早晚口服,每天服药2次,每次药量不超过mL。嘱患者日常饮食避免寒凉之品如绿豆、海带类,多食温补,注意休息。

二诊:年11月7日。患者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守法不变。

处方:方一:黄芪、五爪龙各60g,党参、千斤拔、茯苓、薏苡仁各30g,大枣20g,白术、杜仲、山茱萸、牛膝、防风各15g,紫河车10g、甘草5g。30剂。方二:黄芪、五爪龙各60g,党参、薏苡仁、鹿角霜各30g,茯苓、大枣、熟地黄、生地黄各20g,白术、肉苁蓉、杜仲、山茱萸、牛膝各15g,甘草5g。30剂。先服方一,再服方二,服法同前。

三诊:年1月5日。患者诉服上药后症状有所缓解,遂交替服用前诊两方至今。仍感四肢乏力,肌肉时有震颤,服药以来体质量无减轻。伸舌过齿,舌肌略有震颤,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药既见效,继守前法。方予五龙荣肌汤服用。

处方:方一:黄芪、五爪龙各60g,千斤拔、牛大力、鹿角霜各30g,熟地黄、生地黄、制首乌、茯苓各20g,肉苁蓉、杜仲、白术、大枣各15g,甘草5g。30剂。方二:黄芪、五爪龙各60g,党参、制首乌各30g,白术、山茱萸、杜仲、肉苁蓉、石斛各15g,当归、升麻、柴胡各10g,陈皮、甘草各5g。30剂。方三:方二去制首乌,加紫河车10g。30剂。方四:方一去杜仲,加防风、牛膝各10g。30剂。

年5月9日至年8月3日患者坚持按时就诊。在此期间始终坚守上法治疗,随证加减。四诊时诉肌肉震颤次数增加、范围扩大,于方中加用蜈蚣1条或全蝎、土鳖虫各10g。五诊时诉胃纳不佳,加谷芽或麦芽30g。六诊时因感冒后咳嗽咯痰,处方:五爪龙、千斤拔、牛大力、太子参、谷芽、山药、薏苡仁各30g,茯苓20g,白术、浙贝母、龙脷叶各15g,陈皮、甘草各5g。咳嗽愈后仍守前法治疗。

患者自发病至今已近4年从未服用利鲁唑,服用中药后病情加重速度较服中药前减慢。目前仍在随访治疗中。

注意事项

本病为一进行性疾病,但不同类型的病人病程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病人其进展快慢亦有差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平均病程约3年左右,进展快的甚至起病后1年内即可死亡,进展慢的病程有时可达10年以上。成人型脊肌萎缩症一般发展较慢,病程常达10年以上。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临床罕见,一般发展较为缓慢。死亡多因球,呼吸肌,合并肺部感染或全身衰竭所致。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运动神经元病的表现十分的复杂,很可能会出现运动神经元损害,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瘫痪表现,因此,早进行医治此病才是要点,临床上此病还可以称为“渐冻人”。

咨询

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gx/9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